网络文学是出版业的新领地,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,浩浩荡荡的中国网络文学正在大举“出海”。而“出海”的方式早已超越原始样式,实现了AI翻译、一键“出海”,满足了各国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。
一键“出海”,这不仅是一个技术进步,它更产生了巨大的联动效应。
首先是时间和成本效应。以往一部文学作品要想“出海”版权怎么登记,纸质本的处理速度以月和年计,仅翻译成本动辄数以万计,而在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智能化软件面前,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,翻译成本降低超九成,实现了又快又好。
其次是扩大了传播空间。由于一键“出海”成为翻译“出海”的新趋势,人工智能具有的多语种功能得到极大释放,除了传统的英、法、德、俄、西班牙语种,许多过去较少覆盖的小语种也能迅速传递和落地,这样可以满足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各国人士对中国文化“全球追更”的要求。
再就是网络文学“出海”在经历出版授权、翻译“出海”、模式“出海”后,正进入“全球共创IP”时代版权登记官网。我们知道IP好比是邮件上必须注明的收件人地址。IP传播是基于圈层的人设营销,IP传播兴起的原因在于信息爆炸和传播关系平等化。而IP商业则可以通过多维开发将IP价值最大化。中国网络文学具有文化融合潜力,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声音、视频、游戏等,通过核心组织形式IP,产生多种文化之间的自由转换,取得更好的效益。
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网络文学不仅已拥有了自己的网文IP生态链版权登记服务,还带动了实体出版、有声、动漫、影视、游戏、衍生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。在“全球共创IP”的新阶段,海外网络作家爆发式增长态势明显,网络作家成为海外热门兼职,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。
这些联动效应都源于一个现实,那就是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来讲,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奇的对象,而是对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东方大国深度了解的必需。选项可以不同,但指向都是快速发展的东方大国。
“好故事联通世界,新时代妙笔华章”,这是2023年年底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网络文学周活动主题,也是发展一键“出海”这类以新技术加持于文创活动的动因。一切新技术的背后都是人在驱动,也必须以满足更好地为人服务的宗旨。所以,在出版伦理的实施方面,我们从来没有否认人的地位,特别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理念中,基于审美、传播善念、平等交流的这些伦理原则,是一刻也不能放弃的。
同时,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之时,必要的人工防范措施也要留有充要、必选的地位。需要清醒认识的是,今后当然会持续升级人机配合,但在配合中仍然要彰显人的意志,保持民族文化特色,这是一个长远的命题。人类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马放南山、自废武功。